食品报道,报道食品
关注民生,服务民意
四川食品主流媒体
及时全新报道行业资讯
首页 > 医疗医药 > 正文

使用偏方需谨慎 要辨明药材功效

2019-07-25 21:30:00

日前有媒体报道,广东韶关一名江湖郎中欲证明自己的偏方安全,结果吃下一口就中毒身亡。事后检测其药粉竟含钩吻,民间俗称断肠草。

其实,武侠小说或者电影里常提及断肠草。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断肠草是能解杨过情花之毒的救命仙草。因此,很多人觉得断肠草是治病救命良药。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陈晓蓉介绍, 断肠草的学名叫钩吻,因该草入口即钩人喉吻,故被称为钩吻。通过对钩吻的药理、毒理研究发现,它全株均有毒性,叶子的毒性最大。同时,钩吻的根部含钩吻碱(葫蔓藤碱等),在离开泥土时略带香味,但多闻会令人晕眩。历代医书都把钩吻视为毒药,《梦溪笔谈》记载:“钩吻有大毒,食之杀人……”,《本草纲目》曰:“一叶入口,百窍溃血,人无复生也。”现代研究也证实,钩吻对人的致死量为2~3克。

陈晓蓉表示,当前正值盛夏,由于钩吻和金银花外观相似,一些农村群众误把钩吻当金银花采摘,煲入茶中解暑而引起中毒的报道屡见不鲜。钩吻的毒性主要成分为多种生物碱(包括钩吻碱),有极强烈的神经毒性,服食过量即可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强烈反应,肠会发黑粘连。中毒症状包括流涎、恶心、口渴、吞咽困难、发热、呕吐、口吐白沫等。严重时可引起痉挛、呼吸肌麻痹,最后甚至可因心脏衰竭或呼吸衰竭而身亡。一旦误食钩吻,应及时就诊,若时间紧迫,可以先给误服钩吻者灌一些鹅血、羊血,这在临床上已证明有一定的疗效。

陈晓蓉指出,钩吻是一味外用良药,虽不可内服,但其有祛风杀虫、消肿止痛、行血散瘀的功效,捣烂外敷可用于治疗湿疹、皮癣、恶疮疥虫、跌打损伤、脚膝痹痛等症。

编辑:柳波

推荐阅读

  • 用爱与理解编织和谐

    详情

    2025-04-17 18:12:45
  • 蜀味江湖菜:彭州美食新地标,尽

    本网讯,(本刊记者彭友)  在彭州市朝阳中路 329 号,一家名为蜀味江湖菜的川菜馆正吸引着众多食客的目光。这里不仅交通便利,周边人流如织,更为食客们带来了一场舌尖上的盛宴。近日…详情

    2025-04-15 21:20:31
  • 彭州政法这份户外“打野”安全指

    本网讯,近日,记者在彭州政法部门了解到,一群户外爱好者相约前往城郊山区“打野”。他们带着工具和美食,满心期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起初,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他们在山林间穿梭,寻找着野菜、野果,…详情

    2025-04-13 08: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