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县功能型大米被中国农科教授专家团队认可
2023-03-15 21:30:00
本网讯,(记者彭友)2月23日下午,中国农科教推老教授专家团队翟志席一行来到通河县富林镇,针对通河县水稻产业发展和β-葡聚糖米进行调研。据了解,通河县人均水田15亩,居全国之首,且年产优质水稻可达90万吨。
专家调研组首先来到β-葡聚糖米销售柜台,阳光水稻合作社合伙人李万银详细介绍了β-葡聚糖米的市场销售情况,及针对高血脂、高血糖等特定人群的保健功能;随后专家调研组参观了β-葡聚糖米的种植基地和仓库,虽然田间仍一片未融化的白雪,但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刘春阳还是充满信心,他说,市场行情向好发展,今年合作社准备再次扩大种植面积,并联合当地种植户共同发展。
期间与县科协、农技中心及富林镇相关领导召开座谈会。首先,通河县科协主席秦宇对专家调研组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将来和农科教推老教授专家团队建立长期的联系,推动通河稻米产业和特色种养业高质量发展。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魏冲就通河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进行推介。
通过座谈交流,专家调研组详细了解了通河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同时对水稻基地及合作社的产业融合与互惠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做优稻米产业,以及发展瓶颈进行了发言。专家调研组给予了β-葡聚糖功能性稻米产业充分肯定,希望客观、理性并大力推广该功能产品,造福更多的特定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多种功能型稻米,通河县在打响区域品牌的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强稻米种植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开发,让更多的人了解通河,喜爱通河。富林镇镇长武继成、副镇长王青新,以及部分稻米企业以及水稻合作社负责人参加交流。
记者了解到,通河县富林乡阳光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成立。合作社以“科技兴农、绿色兴农、诚实务农”为发展思路,种植面积已从原来的3700亩扩展至8000余亩。合作社以“稻花香”为主要种植品种,从小面积试种植到今年大面积种植,合作社积累了在第二积温带种植“稻花香”的经验。合作社重视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零农残有机水稻和功能性β-葡聚糖水稻,从土壤管理到施有机底肥,每个环节都有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在市场上赢得了务实发展的口碑。
编辑:周红艳 责任编辑:陈世凤
值班编委:闵治福
来源:食品报道网
推荐阅读
乐山味道“新军”驾到,川彝妹酱
(本刊记者 于铁成)11月25日上午,“乐山味道”川渝巡展走进成都双流,川彝妹古法酱牛肉试吃品和跷脚牛肉干大放异彩。九妹凤爪、姜小粽、赵鸭子、飘香麻辣烫等纷纷亮相展区,川彝妹跷脚牛肉干成为…详情
2023-11-26 10:13:21
达州中学举行第五届校园俊采节闭
…详情
2023-11-22 19:12:21
通川区文华街小学在全国教博会上
…详情